竹山撬动绿松石产业杠杆 力争2015年产值达50亿

2014-01-08
编辑:绿松石

2009年宣布封矿时,竹山全县绿松石的销售收入不过几千万元。去年“重启”,这个数字达到5亿元。产值50亿元、利税5亿元,这是该县为2015年确定的目标迈进。

拥有世界近七成绿松石资源的竹山县,如何撬动这个庞大产业的杠杆?

沸腾的矿山安静了

老老少少齐上阵,家家上山挖宝石——面对储量达15万吨、潜在价值1万亿元的“疯狂的石头”,竹山绿松石产业多年来深陷私挖滥采泥沼。

私挖滥采带来恶性竞争,大量绿松石原矿以每公斤10元到200元的廉价卖到外地或国际市场。“任其下去,要不了多久,资源便会枯竭。”竹山县常务副县长、绿松石产业领导小组副组长周玲说。

竹山早在2000年展开矿山整治,严厉打击私挖滥采,但按下葫芦浮起瓢,毕竟上万人以采矿为生。

痛下决心根治乱象,2009年,竹山县宣布封矿!

4年多来,先后有160余人偷偷上山,都被依法严处。318个矿洞在执法人员日夜巡护下被彻底封死。

“沸腾的矿山终于安静了。”多年从事绿松石开采的何海涛感叹。

从源头管住原石

“科学开发、集约发展、品牌经营、永续利用,是竹山绿松石产业转型发展的根本。”县委书记佘立柱说。

民间资本退出后,去年6月组建了政府控股的国有独资公司——兴竹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开竞标,兴竹取得了4个矿区采矿权,绿松石资源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

去年9月,竹山引进湖北劲驰投资集团,成立由兴竹公司控股、湖北劲驰投资集团参股的湖北圣玉集团,在政府主导下科学有序开发绿松石资源。

今年3月,随着溢水基地重新开采,尘封4年的矿洞被正式打开,秦古基地也于近期被打开。这都是严格按照规划,年开采量控制在20吨以内。

在矿产资源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兴竹公司全程监管下,矿业有限公司按政府规划进行限区、限时、限量开采,对原石进行分类、编号、拍照、称重、铅封、登记、入库。

“以前原石交易是地下进行的。现在,入库的每一块原石必须进入国际绿松石城公盘交易。”周玲说,“这样从源头上管住了原石。”

绿松石的“竹山标准”

《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记载,竹山绿松石开采已有4000多年历史。

然而,无序开采,低端工艺,导致大量优质原石被浪费、贱卖。六七年前,一公斤上等绿松石矿,在本地仅卖千元左右,而出了省经过精深加工,价格变成了几万元一公斤。

头戴中国名石的光环,却难掩现实的尴尬。

2010年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绿松石城在堵河边开建。今年初,全县200余户绿松石商户入城,城外不再有绿松石交易。

与之一河之隔投入10亿元的绿松石工业园,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年底将有20家企业入园。届时,将先后迎来顶级珠宝设计师、雕刻师和国内外加工先进设备,精深加工的绿松石系列产品也将破壳而出。

以女娲文化为“芯片”的竹山绿松石,从卖石头、卖产品向卖文化优雅转身。

同时,原石加工成品的质量检测中心在竹山建立,唯一一个成立于县级行政区域的行业商会——湖北省绿松石行业商会,颁布了全省首个绿松石地方标准,完善了绿松石质量管理体系和价格生成机制。

随即,行业商会在北京、西藏及广州等地筹备分会。他们将带着质检中心授予的产品“身份证”,推行“竹山标准”——这是目前松石界唯一的身份识别证明。

地标产品享誉全球

竹山,是《康熙字典》中记载的女娲补天圣地。相传,女娲补天所用五彩石就是绿松石。

竹山绿松石声名远播,始于30年前的原石交易。关停矿洞后,竹山逐步掌握定价权的同时,开展了系列品牌营销。

2010年,竹山绿松石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2年,获选“灵秀湖北”对外宣传名片;今年,中宝协授予竹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加工基地”称号。

有了品牌,竹山绿松石产业发展如虎添翼。

“这几年,绿松石价格节节攀升。一般等次的价格100元至300多元/克,精品绿松石每克卖600多元以上,上等蓝料1000多元/克。”隆福珠宝公司总经理王正龙说。

“持续控量也会带来市场萎缩。我们要趁规模开采前,抓紧时间完善产业链和文化塑造。”湖北圣玉集团董事长李诗平分析:“如此,才不会造成价格回落。”

抓紧建设的还有旅游产业。“宝石的昂贵,决定了它的神秘,这是吸引旅游的动力所在。”佘立柱说,“把绿松石与女娲文化、生态旅游、珠宝饰品结合,放大绿松石产业效益,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更好惠及民生福祉。”

声明:
1、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本站部分图片、文字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仅为分享,如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