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文化

2011-12-12
编辑:绿松石

中国玉文化形成的灿烂文化历史和强烈时代精神,展开了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序幕。玉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历经夏商周阶级社会的出现及至明清封建制度达到顶峰的漫长历史过程,它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延绵不绝。

著名的玉文化大家杨伯达先生,把中国玉文化史称为“万年玉文化史”,它经历了巫玉时代、王玉时代和民玉时代三个阶段,体现了人类社会神本主义、人本主义、民本主义三个阶段的发展方向。本篇所论述的松石与松玉的原由发展,恰恰正是循着玉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而发展。

绿松石其物

绿松石又名“松玉”、“松石”,是古老的玉器宝石之一,因其色近松树绿色,故名绿松石,也称“突厥玉”、“土耳其玉”。

科学研究结论表明:自然界的绿松石一般被认为是含铜的地表水与含铝和含磷的岩石相互化合作用的生成物,多与其他岩石共生。单纯的绿松石含纯矿极少,所以绿松石就显得弥足珍贵。它的形状多以肾状、菜花状、钟乳状出现,色以苹果绿、天蓝或灰绿为主,有蜡样光泽,半透明,其硬度为摩氏5-6度,比重为2.6-2.83。绿松石在高温或长期氧化过程中会褪色,呈黑褐色,表面呈现隐隐闪现的钙化云母结晶砂颗粒。绿松石的色源主要取决于铜与铁的含量,铜多则色偏蓝,铁多则色偏绿。

绿松石的产地包括古波斯(伊朗)、美国、苏联、埃及、南美等地,在国内的湖北西北部、陕西等地也有相当的蕴藏量。绿松石产量不高,由于绿松石与其他石料共生,提纯量低,往往10吨的矿石只可得到1公斤左右的绿松石原石。

我国史书记载绿松石的文献最早见于清代《清会典图考》:“皇帝朝珠杂饰,惟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琥珀蜜蜡,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绿松石因波斯所产,所以英文名字叫做“土耳其玉”或“突厥玉”。相传经土耳其入欧洲,故称之为“土耳其玉”,我国清代前称之为“甸子”或“回回甸子”。元代陶宗仪在《辍耕录》中按产地和工艺,把绿松石分为三种甸子:“你舍卜的,即回回甸子,文理细;乞里马泥,即河西甸子,文理粗;荆州石,即襄阳甸子,色变。”也有专家认为“乞里马泥”即是“河西甸子”,理由是从甘肃河西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墓葬中绿松石珠居多,由此而定之。又有学者根据新疆哈密出土过远古绿松石的史实,认为哈密可能是“河西甸子”的产地。至于“襄阳甸子”也有说法,湖北绿松石产地竹山、郧县一带,此地正是古代荆州襄阳辖地。

优质绿松石主要用于制作弧面形戒面、胸饰、耳饰等。质量一般者,则用于制作各种款式的项链、手链、服饰等。块度大者用于雕刻工艺品,多表现善与美的内容,如佛像、仙人、仙鹤、仙女、山水亭榭、花鸟虫鱼、人物走兽等。人民大会堂湖北厅里的“李时珍采药”雕像,即为绿松石雕制而成。绿松石玉雕工艺品是我国独具风格的出口玉雕品种之一。

声明:
1、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本站部分图片、文字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仅为分享,如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谢谢!